紫皮石斛和铁皮石斛同属兰科石斛属植物,在中医药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,但二者在外观、化学成分、功效、产地及价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
外观差异
紫皮石斛茎下垂,稍肉质,细圆柱形,长50-70(甚至可达100)厘米,粗3-5毫米,不分枝,具多数节,节间长2.5-4厘米,干后常淡褐色带污黑,茎表面通常为紫色,茎部相对较软。其叶纸质,二列互生于整个茎上,狭卵状披针形,长8-13厘米,宽1.2-2.5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具抱茎的鞘,叶鞘常具紫红色斑点,干后纸质。
铁皮石斛茎直立,圆柱形,长9-35厘米,粗2-4毫米,不分枝,具多节。叶二列,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。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,具2-3朵花,花苞片干膜质,浅白色,卵形,长5-7毫米,萼片和花瓣黄绿色,近相似,长圆状披针形,唇瓣矩形并为白色,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且在中央有一个紫色圆斑,卵状披针形,比萼片稍短,中部反折。
化学成分差异
紫皮石斛含多糖质量分数为35.7%-52.1%(平均42.7%),甘露糖为27.8%-46.1%(平均35.8%),浸出物为4.5%-10.6%(平均7.38%)。这些成分使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,如多糖是发挥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。
铁皮石斛中富含石斛多糖、生物碱及挥发油等活性成分,其中多糖是主要有效成分,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,铁皮石斛中含铁皮石斛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,不得少于25%。研究发现铁皮石斛多糖是一种以1,4-链接为主,分支结构较少的长链乙酰化葡甘露聚糖,乙酰化主要发生在2号和3号位。
功效差异
紫皮石斛味甘性微寒,归胃、肾经,具有益胃生津、滋阴清热等功效。它长于滋养胃阴,生津止渴,同时也可以清胃热,对于胃阴虚证、热病伤津证、烦渴、舌干苔黑之症都有不错的功效。紫皮石斛还能滋肾阴,降虚火,适用于肾阴亏之目暗不明、盘骨痿软及阴虚火旺、骨蒸劳热等症。
铁皮石斛具有益胃生津、滋阴清热、润喉护嗓、补益五脏、延年益寿等功效。常用于治疗热病津伤、口干烦渴、胃阴不足、食少干呕、骨蒸劳热、目暗不明、筋骨痿软等病症。其多糖成分能显著提高免疫功能,抗氧化能力强,有助于改善循环系统功能。
产地分布差异
紫皮石斛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、广西、贵州、广东等南方省份。云南是紫皮石斛的主要产地,每年紫皮石斛产量占全国紫皮石斛产量的80%,其中云南龙陵是中国种植紫皮石斛规模较大的地区,占50%的市场份额,2011年成功申请成为紫皮石斛之乡。
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,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。此外,云南、四川等西南省份也有一定分布。
价格差异
由于紫皮石斛药用价值较高,市场需求量也较大,因此其价格相对较高。根据不同的等级品质,紫皮石斛的价格在每斤200-1000元之间。
铁皮石斛的价格相对较低,约在每斤100-500元左右。不过,铁皮石斛也有一些高品质的产品,价格可能会更高。
食用方法差异
紫皮石斛可以鲜食,取新鲜紫皮石斛适量,去叶鞘,洗净,入口细嚼,味甘而微黏,清新爽口,余渣吞咽即可。也可鲜条榨汁、鲜条煎汤、枫斗磨粉泡茶、入膳、鲜条浸酒等。
铁皮石斛同样可以鲜食,还可将干燥茎采取石斛的根部进行加工,制成铁皮枫斗等。在食用时,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食用方法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